经过多年大规模建设,我国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即将步入一个公路养护维修高潮期。养护从“会”走向“慧”,其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呢?接下来智能交通展小编就来告诉你。
智能交通展浅谈推广机械化养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公路养护机械行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
一、行业基础薄弱、创新研发不足。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也不够重视,现有的养护技术大多都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因此,行业整体的原始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二、技术门槛较高、产品推广周期较长。养护机械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及定制式生产的特点,因此国内的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目前还不愿介入。这也导致国内从事本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能力和投入不足。
三、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体系尚未健全、完善,对整个行业有指导作用的基础性标准仍比较匮乏,不利于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市场不成熟,还需培育。养护机械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存在着品种杂乱、性能参差不齐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端产品的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完善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日益繁重的交通压力对公路养护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交通展小编觉得,这些有利因素必将促进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而且长期“重建轻养”的观念导致中国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落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公路养护机械种类繁杂,根据产品的应用领域、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程度划分,可分为传统养护机械和新型养护机械两大类。传统养护机械主要包括经常性养护机械、摊铺机械、面层更换机械、抗滑机械等产品,新型养护机械主要包括除雪机械、沥青路面再生设备、预防性养护设备和路况检测设备等产品。
不过,由于我国养护观念和养护体制等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养护机械配置水平非常落后,市场养护机械市场总值不高。智能交通展小编觉得,虽然养护观念和养护体制转变到形成现实需求将经历一段时间的过渡期,但未来机械化养护将成为必然趋势,日常性、周期性养护必将成为养护工作的重点,可见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