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国际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与设施展览会距开展还有192

语言 EN
交通基础设施展|反光材料在消费性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迎来广阔空间
2023-12-05 10:01|阅读:2

今天由交通基础设施展小编来解读下反光材料在消费性领域的市场前景。

反光材料主要包括反光膜、反光布、反光服饰及反光制品等。反光材料也称为回归反射材料或逆反射材料,通过在相应的材料(如树脂)表面植入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或形成微棱镜结构,从而将光线按原路径反射回光源处,形成回归反射(或称逆反射)的现象。反光材料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醒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主要用于个人安全防护和交通安全防护。通常情况下,反光膜和反光布被统称为反光材料。

就反光材料产业链整体而言,反光材料上游主要为各类原材料组成,主要包括PVCPET、颜料和布基等多种原材料,中游主要是各类反光材料的生产,主要可分为反光布和反光膜,下游是反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可分为计划专用市场和民用市场两大类。计划专用市场一般是指根据国家法规规定必须使用反光材料的领域,主要是指交通标志、标牌、车牌、车身反光标识等交通安全领域;通信、电力等行业的基础设施警示标志;消防、路政、警察、安全救援类高可视性警示服;民用市场一般是指各类服饰、鞋帽、箱包、广告牌等领域。

交通基础设施展浅谈反光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随着国内市场对反光材料的需求上升,我国规模化反光材料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缩小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龙头企业的差距。具有高品质、高利润的国产中高端反光材料不仅快速占领国内市场;同时,凭借着生产成本的优势,不断扩大海外市场。数据显示,我国反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6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1亿元,复合年化增长率为7.9%,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交通基础设施展浅谈反光材料下游市场

高速公路整体行驶速度够快,尤其是夜晚行驶危险性较大,所以高速公路上存在数量巨大的各类反光标志、反射贴和反光贴,其中每隔20m(拐弯10m一个)就存在一个侧回复反射器。随着整体高速公路里程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达16.1万公里),我国反光材料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已建设高速公路16.91万公里,增加了0.8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7万公里、增加0.4万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万公里。

新能源车车牌膜价值量高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车牌膜市场扩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车牌是以渐变的绿色为背景,正面为黑色字样。运用的制作工艺是具有环保、制作时间短等特点的烫印技术,与传统油墨技术有所不同,使得盈利率直线增加。烫印技术所需反光膜的尺寸为原油墨技术需求量的1.1倍,而售价比传统油墨技术车牌膜高40%50%,烫印技术车牌的毛利率高达70%,单套车牌膜盈利翻倍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22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1310万辆,保有量破千万辆,新注册登记数量为535万辆,较2021年增长240万辆;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保有量分别为374.7万辆和162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整体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将为反光材料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增长。

交通基础设施展浅谈反光材料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反光布技术的日益成熟,新的涂胶、复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新型反光布产品的产业化,通过将这种功能性新材料应用于下游服装、箱包、鞋帽、户外运动用品等行业,打开了下游消费市场的需求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反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催生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材料舒适度、美观度的不断提升,反光元素在时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消费型市场的空间巨大。

从反光材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看,一方面,通过技术和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开发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反光材料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适用群体;另一方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将加快,新型花式反光布产品在下游消费市场的应用不断拓展,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消费型产品对反光面料的成本敏感性不高。交通基础设施展小编觉得,随着反光布在消费型领域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反光布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上就是交通基础设施展小编整理的内容,想了解更多信息,推荐您来参观交通基础设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