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国际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与设施展览会距开展还有192

语言 EN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谈车路协同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
2023-05-08 11:25|阅读:10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安全、高效、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下面智能交通技术展小编就来聊一聊车路协同。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谈车路协同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至今,以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的科研团队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围绕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

2014年216日,以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的十二五“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10辆安装具有车车、车路协同功能的智能车,在智能道路上运行。

2018年1116日,雄安车路协同应用平台正式搭建问世,京东科技集团通过智慧路灯,结合感知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数据应用服务。未来,市民可通过智慧路灯完成紧急呼叫、环境监测、屏幕信息化交互等。配送机器人可通过灯杆完成充电,车辆行驶过程中将提供安全辅助,为车辆提供道路信息帮助车端计算。

2019年1月,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智路示范项目在江苏盐城开通试运行。

2019年6月,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在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WTC)发布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发展报告》。该报告作为该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对行业发展起到指引作用,提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政策与建议,为世界各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大发展提供了参考方案。

2020年4月,广东广州南沙明珠湾内的车路协同系统与智慧路灯结合,通过传感器与城市大脑实现连结,建设基于5G网络下的智慧城市车路协同系统,为未来之城的高效安全出行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招手就能搭乘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设想。

2020年9月,由百度Apollo支持建设的中国首条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G5517长常北线高速长益段正式通车。

2021年928日,广西第一条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南宁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该项目致力打造开放的智慧交通试验测试平台,推动5G通信网络服务、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车路协同、交通运行智能管控、新能源智能网联车等智慧交通产业、数字经济在广西发展,对东盟数字交通、智慧交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022年5月,云南省印发《十四五推进云南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试点示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以促进交通、电子、通信、汽车等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设车路协同的道路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构建智慧交通、智能汽车、智慧出行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云南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和出行服务智能化试点示范。

2022年9月,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相关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正式启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一致行动计划,三家学会联合发布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一致行动宣言》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一致行动方案》,这标志着全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建设发展进程迈入一致行动时代,全无人驾驶从科幻走进现实的步伐又进一步。

2022年11月,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发布了《上海市车路协同创新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

2023年111日,黑龙江省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路段哈肇高速通车。依托路侧部署的边缘计算、车路通信RSU、高清摄像机、毫米波雷达、非接触式路面状态监测等设备,搭建完整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实战运行环境,可实现有人驾驶车辆的车路信息高度协同和无人驾驶的车辆车路一体化运行。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谈车路协同应用挑战

车路协同技术近些年发展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不同的方面都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车路协同更好的落地应用。我归纳出来几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谈车路协同关键技术

基于对车路协同技术实质的思考,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全面的认识车路协同本质状态,我专门将车路协同系统涉及所有的关键技术做了一个完整的梳理。车路协同的关键技术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平台关键技术、车路协同系统的构建关键技术和车路协同的应用关键技术。梳理出的九项关键技术对于车路协同的建设和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是平台关键技术。我们要认识到,车路协同绝不是交通系统的简单升级,而是应作为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融入到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车路协同的作用。

二是如何去构建车路协同系统。这里涉及到四项关键技术,一是多模式无线通信技术;二是智能网联技术与应用;三是信息可信交互技术;四是车路协同系统集成技术。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关注的层次主要集中在车路协同系统的建设方面,也就是说主要看到的是车路协同在建的表象。然而,车路协同系统的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基础,还没有达到要解决很多的关键交通问题的层次。因此,需要突破车路协同的应用关键技术。

三是关于应用关键技术。包括交通大数据融合技术、交通环境协同感知技术、交通群体协同决策和智能控制技、以及群体智能协同行为仿真分析与评估技术。如果车路协同应用关键技术没有引入到交通工程当中来,将导致车路协同仅能实现基本信息交互功能。然而,车路协同本该有更多的功能和服务,尤其是协同层面上的交通安全和效率问题的解决。

智能交通技术展小编觉得,目前我们仅处于车路协同建设初期,还没有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期,所以我们要走的路很长,我们还需共同努力,继续推进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