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技术展浅析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场景
智能交通: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场景,除了给行驶的车辆提供道路信息外,还可以建立智能交通体系,给予交通管理了解道路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的交通规划,减少道路拥堵,发现道路破坏情况及时进行保养维护等。
定制化服务:当车辆经过时,会推送该区域通过感知传感器扫描到的数据到车上,坐在车里,就可以看到周边区域的一起交通事故实时结果或者风景等。想象一个场景,感知传感器扫描到前方路口的一起交通事故,推送到车上后,你点击该实时推送消息,就可以查看该路况传感器扫描到影像,看到交通事故处理的实况。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析车路协同技术的进展和难点
车辆协同技术目前进展:①在封闭园区或者矿区,已经有多家企业发布了不同水平的产品,但尚未形成规模 ②公交车辆:与路口交通灯进行信息交互,形成公交车辆的道路优先通行、准确预测到站等功能,这个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有类似推广 ③高速公路上已经进行示范性道路建设,但目前未大规模推广。
技术难点:①车端如何使用路端信号②路端信号如何做到实时、准确③高速公路实现了,普通道路、小区道路实现也是问题④车端开始配置激光雷达,对路测的感知更加准确,对路端的依赖减少,路端的信号重要性会下降
商业模式难点:①目前车路协同技术尚处于市场初级阶段,道路建设方投资建设了路端设备,后续如何通过路端设备进行收费盈利,目前还没有探索到合适的模式,这就导致道路建设方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足 ②后续运营存在困难,部署在路侧的设备,过几年就得更新换代,就像现在4G基站到5G基站更换一样,随着技术进步,需要不断更新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是大规模的,需要耗费大量的费用和周期。
智能交通技术展浅析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展望
随着车辆不断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对路侧设备的互联需求会越来越大,完全依赖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存在很大的难度,自动驾驶90%会依赖智能车本身,而剩下的10%就可以通过路侧的感知数据提供辅助,这个也有利于降低对于车端大算力的需求,减轻云端计算和传输的延时影响,对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道路的智能化也符合万物互联的大趋势,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好后,道路的智能化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路侧设备的部署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智能交通技术展小编觉得,车路协同技术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在万物互联和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必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高速的发展。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场景,不仅会用在目前火热的自动驾驶,还会拓展出越来越多的场景:智能交通、定制化服务等等。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探索出一个合适的价值链,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的关键。